4月1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有關情況。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有關負責人表示,文件在多個方面釋放了很好的政策信號。比如,支持符合條件的第三方機構搭建互聯網信息平臺,開展遠程醫療等工作。在優化“互聯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方面,明確加快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智能化、信息化建設和應用,鼓勵網上開展簽約服務、在線提供健康咨詢、預約轉診等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相關工作。
該負責人表示,在“互聯網+”藥品供應保障服務方面,明確對線上開具的常見病、慢性病處方,經過藥師審核后,醫療機構和藥品經營企業可以委托符合條件的第三方機構進行配送。在推進“互聯網+”醫療保險結算方面逐步拓展在線結付功能。在提高醫院運行管理和便民服務方面,明確到2020年,二級以上醫院普遍提供分時段的預約診療和智能導醫分診、候診提醒、檢驗結果的查詢、診間結算、移動支付等一些線上服務。另外,也鼓勵中西部地區、農村貧困地區和偏遠邊疆地區因地制宜進行發展。
在醫療健康信息互通共享方面,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于學軍司長表示,不同醫院、甚至一家醫院內部如果信息難以共享,要實現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就很困難。醫療健康信息互通共享整體情況雖然不錯,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下一步將加大互聯互通力度,“如果醫院不改變,就倒逼醫院推動改革?!?
“長期高血壓、糖尿病等的患者,在病情沒有發生變化、基本長期維持穩定的時候,線上復診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有些疾病僅僅通過互聯網,醫生很難作出正確判斷,比如腫瘤?!?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焦雅輝副局長表示,“在互聯網上初診是絕對禁止的?!?
明確互聯網醫院發展
“將允許依托醫療機構發展互聯網醫院,也就是說,可以依托實體醫院使用互聯網醫院作為第二名稱?!眹倚l生健康委員會有關負責人以北京醫院為例解釋,作為實體醫院,可以依托北京醫院再建一個北京醫院互聯網醫院?!斑@對醫院來說,等于拓展服務半徑,是一個政策利好?!?/span>
焦雅輝透露,文件規定一部分常見病、慢性病可以在線復診,并且醫生在掌握這些病人的一些基本病例資料后,可以在線為復診患者開具處方?;ヂ摼W醫院在文件中有兩種模式:一種以醫療機構為提供主體,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拓展醫療機構服務時間和空間。同時,互聯網醫院提供的服務要跟國家批準的實體醫療機構相關診療科目一致,不能超出范圍。另一種是一些互聯網公司和企業已經申辦的互聯網醫院,要求必須落地在實體醫療機構。
焦雅輝強調,互聯網醫療服務也分為兩類:一是互聯網診療服務,二是非核心輔助服務。目前正在起草管理辦法,將明確互聯網診療的底線、邊界,以及互聯網醫院的申請程序等。
于學軍強調,互聯網醫院的發展是以實體醫療機構為依托,責任的主體還是醫療機構本身。
劃出監管和安全底線
“‘互聯網+醫療健康’會讓老百姓看病時間、花費降下來,但是醫療質量安全絕不能降下來,這是文件始終堅持的一個原則?!庇趯W軍強調,“互聯網+醫療健康”是一個新型的業態,流程、方式方法和傳統的實體醫院和醫療程序都不一樣。因此,在監管上,鼓勵創新和防范風險緊密結合通俗來講就是,既要加大油門往前走,又要看住剎車,積極探索和創新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以及各個方面相融合的監管方式。
于學軍指出,防范風險最核心的是要各負其責。在監管方面,原則是按照屬地化管理,實行線上線下統一監管。同時,要建立醫療責任分擔機制,推行在線知情同意告知,防范化解醫療風險?;ヂ摼W最大的特點是全程留痕。將建立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的監管端口,對互聯網醫療行為進行動態監管,保障醫療服務依法依規開展。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文件起草過程中努力做到3個“結合”,即堅持中央總體要求和地方創新實踐相結合,對實踐中證明行之有效的做法加以提煉和總結;堅持“做優存量”與“做大增量”相結合,既優化現有醫療服務,又豐富服務供給;堅持鼓勵創新與防范風險相結合。(本文出自健康報)